河南省豫皖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 , 文化交流 , 2 , 活动策划 , 3 , 书画展览展示 , 4 , 媒体及互联网平台服务
【宣纸知识】第一章, 纸的起源(2)
发布时间:2019-07-01

第一章 【纸的起源】


2. 考古新发现,关于纸的界定

 

 上文介绍均见于文献记载,故史有定论。尽管如此“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或“蔡伦之前没有纸”的说法并未得到学者专家的普遍认同。在唐宋时的文献中,就有人曾大胆提出了,蔡伦之前就有纸,蔡伦只是精工于前人而已,如唐张怀瓘《书断》卷下称:“汉兴,用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得其妙。”其意是,汉兴时,人民渐废简册,而用纸代之,到了汉和帝时,蔡伦造纸精益求精,而左伯(子邑)造的纸又能在蔡伦造纸的基础上更加精妙。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称:“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南宋史绳祖在《学斋拈笔》中更为直言:“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谓蒙恬造笔,蔡伦造纸,皆未必然……,但蔡、蒙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证据,这一观点足足沉默了近千年,亦可说是千古之谜。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量考古的发现,学术界开始震惊了,从此关于是否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学术争鸣接连不断,有质疑这些史料记载的,亦有赞同这一观点的。然而近年来大量考古的新发现,使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一事实,很多学者对造纸术是蔡伦发明这一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赞同史料观点,认为造纸术应当归功于东汉蔡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造纸术应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我国学者潘吉星先生根据西汉出土的文物,从考证上认定纸的发明应早于蔡伦约两百多年,潘吉星先生是如何评价蔡伦的呢?


  现摘录潘吉星《考古新发现看造纸起源》中一段如下:“评价蔡伦,首先看他以前是否有纸,至于优劣则是另一问题在于,万物均有低级到,由不完善至完善而不断变化,不能要求新事物一出现就十全十美,研究纸史宜持此发展观点,实践证明西汉有纸,至宣帝时已日趋成熟。但不可讳言,东汉蔡伦时代造纸术确有改进,我们说造纸非蔡伦始,去无意否定其功绩。”我们认为蔡伦的贡献在于:1.他总结了前辈及同朝代人造纸的技术经验……使之改进与推广,逐步成为取代帛简的新型书写材料……2.他主持并倡导研制楮纸,完成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扩充了原料来源,推动了造纸术发展……皮纸的出现是重大技术创新,他是这次创新的倡导者……,他虽非纸的发明者,但对造纸发展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后者也并非否定蔡伦的贡献,那么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发明造纸术与改进造纸术的区别,另一点是对“纸”的界定,即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纸”的界定,即纸是以什么作为原料,它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是什么。为了辨明这一点,我们就要先从与纸的形式更为接近的缣帛谈起。《后汉书》有“其用缣帛者谓之纸。”也就是说作为书写材料的缣帛在当时亦称“纸”,而缣帛在制作上与后来的纸是毫不相同的。缣帛属于编织物,古时的织物Zui初是以麻、草类粗纤维织成,但质地极粗。到了商代人们发现蚕丝后,才有了蚕丝制品,我们在甲骨文字中,时常可见到像桑、蚕、丝、帛等字,当时的蚕丝属于野蚕丝,其加工极为简单。质地生硬,仅作为人们御寒的衣物,不能用于书契,约周后期人们才开始在这些较前更加精细的丝织物上书契。迄今发现Zui早的帛书是战国时期的,1934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了一件楚缯书(帛书),宽四十七厘米,长三十九厘米,上用毛笔以黑墨书写的文字,字体与战国简书极为相近,据考证为战国时期的楚国遗物,而后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又发现了大批西汉时期的帛书、帛画和帛绘地图,但这些帛书帛画的丝织物、与我们今天所用的“纸”从原始材料到制作工艺上是完全不同的。纸的原料采用的是植物类分离纤维,而缣帛采用的是抽取纤维,他们虽然具有柔软、轻薄,可随意折叠的特性,能像纸一样运用,但不能称作纸。

另外还有一种与纸有关联的“絮纸”。这在东汉以前的文献中多有记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絮纸:“絮一苫也,苫下曰:潎絮箦也。潎下曰:于水中击絮也……其初丝絮为之,以苫荐而成之。”“苫”,通指抄捞用的草帘。这里说明了絮纸仍然是同蚕丝有关。与蔡伦同时代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有以小篆书写的“纸”字,纸字从“糸”,其意为:“细丝也,像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可知这里的“纸”是指一种丝制品。这种纸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蚕茧煮漂后,放在席箔上并浸入水中反复捶打,使蚕茧松脱铺展开。打出上乘者称为绵,可用于制衣御寒,剩下紧贴于席箔上的残絮经晾干后取下,就形成轻薄柔软的絮纸了,另一种是把抽剩下的丝,用专为抄纸用的方形草帘,连同溶在水中的蚕胶,一同抄起。由于蚕胶所起的作用,把这些松散的“絮”紧紧的粘在了一起,但这种絮纸因苫的尺寸受限止,故只能造出极小的絮纸,可以在上面书写文字,这就是许慎所说的“纸”。《汉书·外戚传》中称它为“赫蹄”。东汉学者应劭注曰:“赫蹄,薄小纸也。”曹魏时孟康注曰:“蹄犹地也,染纸素令赤而书之……”素本意是指白色的生绢,而孟康所说的纸素与此意不同,是指白色的薄丝絮。絮纸虽能写字,但其蚕丝纤维纸没有像植物纤维纸一样经过打浆,抄造等工序,但凡遇水会重新分散。因此这种亦称为“纸”的絮纸因与植物纤维纸的原料和制作方法的差异,也不应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其实在蔡伦之前也并非没有植物纤维纸,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造纸术。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亭故址中发现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的一片古麻纸,即有名的“罗布淖尔”纸,和它同时出土的木简上有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的年号;1957年,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88片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古纸残片;1973年在甘肃金塔金关汉代遗址中又发现了两片汉宣帝时期和汉平帝时期(公元1年——公元5年)的古麻纸;

1979年在甘肃敦煌马圈湾发现8片汉成帝至王莽新朝时期的麻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再次发现了一张汉文帝(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时期的纸质地图,上面用细墨线绘制出当时的山川、地形路标图;更为撼世惊人的是,1990年甘肃敦煌甜水井悬泉置遗址中竟然出土西汉晚期纸多达四百余张,并首次出土带文字的纸,这么大的数量足以证明当时的造纸技术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且已作为书写材料被应用。这些纸的生产时间均早于“蔡侯纸”一、二百年之多,但这些纸的制作技术比较原始,还是采用浇浆法制作,质地粗糙发硬,纤维素较多,交织不匀,色泽暗黄,并不便于书写,故当时纸的用途并非是承载文字,而是用于包裹物品和贴窗,从用途上就与蔡侯纸有明显的区别了。自蔡伦后继承的应是这一类造纸术,但蔡伦前的造纸用料采用纯麻料,纤维较粗,而蔡伦造纸采用了树皮,这种加入树皮造出的纸要比纯麻造出的纸更加轻薄细匀。但更重要的是,并开始采用抄浆法技术,从这点上来说,蔡伦应是植物纤维纸的创始者,又是抄浆法的发明者。故在蔡伦树皮造纸后,人们又创造出了一个从“巾”的“纸”,说明了蔡伦造的纸与以前从“系”的“纸”是有区别的。三国魏张揖《古今字诂》曰:“帋”今纸也,其纸从“巾”。古之素帛,依书长短,纸随事裁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糸”,从形声也。



后和帝元兴中,中常侍蔡伦以故布捣挫作,故字从“巾”,是其声同“糸”、“巾”则殊。不得言古纸为今纸也。”“蔡侯纸”的出现,人们渐渐终止了生产和使用“絮纸”。但民间还是习惯用以前从糸的“纸”字,现在我们从字典里虽然还能看到从巾的帋,但这已是作为“纸”的异体字来用了。纸的使用不仅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也见于诸多文献记载。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从长安迁都洛阳时,“载素、简、纸、经凡二千辆。”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纸和简帛是同时并用的。

以上“纸”的发现及文献记载固然有其重要价值,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否定蔡伦造纸的伟大贡献,可以说蔡伦将民间的造纸工艺和经验加以改进总结,扩大了造纸原料的选择范围,并将树皮添加到造纸原料中,降低其成本,故而大大推动了纸的普及。从公元4世纪始,廉价而轻便的纸逐渐代替价格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竹简而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另蔡伦所造为树皮纸,这无意中让人对宣纸起源有了新的依据。





文章选自/宣纸古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原作者可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展开全文